欢迎进入江苏绿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官网!

新闻动态

联系方式

江苏绿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扬州市汉留工业集中区汉留大道158号
联系人:汤华国
手机:13636358938 13805258596
电话:0514-84743988
传真:0514-84743818
邮箱:lotair_jiangsu@163.com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天蓝云白终可期
浏览: 发布日期:2020-06-05

  去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PM10浓度为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0%,人们期待的蓝天白云不再遥远。中国环境报记者原二军摄

  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进一步巩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海洋环境状况稳中向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核与辐射安全有效保障,环境风险态势保持稳定。

  中国环境报综合报道 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2019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进一步巩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海洋环境状况稳中向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核与辐射安全有效保障,环境风险态势保持稳定。

  ■ 蓝天越来越多

  2019年,我国持续实施重点区域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实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全覆盖,完成散煤治理700余万户。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累计约8.9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86%;5.5亿吨粗钢产能开展超低排放改造。推进工业炉窑、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加强“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公转铁”,据初步统计,2019年全国铁路货运量比2018年增长7.2%,其中,京津冀增长26.2%。

  《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157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全部城市数的46.6%;180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53.4%。337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0%,累计发生严重污染452天,比2018年减少183天;重度污染1666天,比2018年增加88天。PM2.5、PM10、O3、SO2、NO2和CO浓度分别为36微克/立方米、63微克/立方米、148微克/立方米、11微克/立方米、27微克/立方米和1.4毫克/立方米;与2018年相比,PM10和SO2浓度下降,O3浓度上升,其他污染物浓度持平。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范围为41.1%-65.8%,平均为53.1%。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范围为56.5%-98.1%,平均为76.5%。汾渭平原11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范围为47.7%-76.7%,平均为61.7%。

  ■ 江河越来越清

  2019年,我国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899个县级水源地3626个问题整治完成3624个。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899个黑臭水体消除2513个。全面完成长江入河、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其中,长江入河排污口60292个、渤海入海排污口18886个。长江流域、渤海入海河流劣Ⅴ类国控断面分别由12个、10个降至3个、2个。持续开展工业园区污水整治专项行动,长江经济带95%的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并安装在线监测装置。推进长江“三磷”专项排查整治,存在问题的281家企业(矿、库)中172家完成整治,长江流域总磷超标断面数比2018年下降40.7%。启动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组织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1.4万个无法律法规依据划定的禁养区全部取消。完成2.5万个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2019年,全国地表水监测的1931个水质断面(点位)中,Ⅰ类-Ⅲ类水质断面(点位)占74.9%,比2018年上升3.9个百分点;劣Ⅴ类占3.4%,比2018年下降3.3个百分点。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监测的1610个水质断面中,Ⅰ类-Ⅲ类水质断面占79.1%,比2018年上升4.8个百分点;劣Ⅴ类占3.0%,比2018年下降3.9个百分点。

  去年,监测的3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902个在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断面(点位)中,830个全年均达标,占92.0%。其中地表水水源监测断面(点位)590个,565个全年均达标,占95.8%;地下水水源监测点位312个,265个全年均达标,占84.9%。

  2019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中向好,水质级别为一般。优良(一、二类)水质海域面积比例为76.6%,比2018年上升5.3个百分点;劣四类为11.7%,比2018年下降1.8个百分点。

  ■ 生态越来越美

  《公报》披露,去年,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显示,全国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影响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其中镉为首要污染物。

  去年,我国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核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超筛选值农用地下一阶段安全利用的目标任务。稳步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坚定不移禁止洋垃圾入境,全国固体废物实际进口量1348万吨,比2018年减少40.4%。筛选确定深圳市等“11+5”个城市和地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聚焦长江经济带开展“清废行动2019”,发现的1254个问题中1163个完成整改。深化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专项整治行动,405家企业完成“装、树、联”,从2020年开始公开污染物自动监测数据。全国累计排查涉重金属企业13994家,实施重金属减排工程261个。长江经济带1105个尾矿库制定实施污染防治方案。

  同时,《公报》显示,去年,我国大力开展自然生态保护、修复与监管。推动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和勘界定标。京津冀、长江经济带11省(直辖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15个省份生态保护红线初步划定,山西等16个省份基本形成划定方案,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初步建立。

  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共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各级、各类保护地逾1.18万个,保护面积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0%、管辖海域面积的4.1%。去年,组织开展了“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3年累计发现34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问题5740个,已完成整改3986个。

  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值为51.3,生态质量一般,与2018年相比无明显变化。生态质量优和良的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4.7%,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南、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地区和长白山地区;一般的县域面积占22.7%,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中西部和内蒙古中部;较差和差的县域面积占32.6%,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甘肃中西部、西藏西部和新疆大部。

  817个开展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评价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中,与2017年相比,2019年生态环境变好的县域占12.5%,基本稳定的占78.0%,变差的占9.5%。

  在气候变化方面,2019年,全国平均气温10.34℃,较常年偏高0.79℃,较2018年偏高0.25℃,为1951年以来第5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