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态环境 发展富民产业
石板路通向村内,连接起一栋栋农家小楼和民宿小院。近处,是绿意盎然的乡村庭院,远处是被100多公里慢城绿道串联起的村落……在江苏南京高淳区东坝街道小茅山脚村,静谧质朴的村庄与青山绿水相互映衬,富有自然情趣。
推窗见绿,一步一景,得益于高淳区近年来着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两湖抱城、东山西圩、绿水青山’的生态禀赋塑造了高淳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绿色家底。未来,我们将持续提升人居环境的颜值和价值,促进生态环境与富民产业协同发展。”高淳区委书记吴勇强表示。
全员参与 打造美丽庭院
在高淳区固城街道蒋山社区吴家村,村里每户门前放置着绿色和黑色两个垃圾桶,用以分类回收处理可腐烂垃圾和不可腐烂垃圾。“起初也有个别乡亲不理解,现在大伙都有了垃圾分类的习惯,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容村貌和以前大不一样。”村民路五头说。
近年来,高淳区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直收直运,垃圾不落地,高淳区农村地区配置超过170辆小型密闭自装卸垃圾收集车,取消拖拉机敞开收集,避免垃圾滞留时间长、易孳生蚊蝇、产生污水痕迹等问题。截至2019年底,高淳区134个行政村、980个自然村已全面完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率达100%。
“蒋山社区每个自然村的村干部早晚都会巡查一次,不光看村民垃圾分类情况,也查村道和公厕卫生等,同时建立台账,每日记录并上交,做到每巷必走、每户必到。”蒋山社区党总支书记何腊保介绍,蒋山社区还组建“橄榄绿”“一刻钟”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发动村民全员参与,践行文明乡风,共同打造天蓝水净景美的美丽乡村。
村容整洁庭院美。走进高淳区桠溪街道桥头村村民陈月华的家中,庭院小花坛栽种的牡丹、芍药等竞相争艳,草木郁郁葱葱。陈月华说:“平日里我喜欢鼓捣花花草草,去年村里为每家每户修建了花坛。看着自家院里的花越开越艳,真是充满幸福感。”2019年,桥头村在打造美丽乡村基础上推进“美丽庭院”建设,经村民同意后在其庭院设计修建小花坛,倡导村民在房前屋后种蔬菜、栽果树、养花草,各家打造的庭院景致各异,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据高淳区农业农村局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科长甘志辉介绍,高淳区“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得到广大村民积极响应。“村民各展所长,有的还将家中闲置物件再利用,扮靓了家园、美化了环境。截至2019年底,全区有超过1.2万户农家挂起了‘美丽庭院’创建户标识牌。”
生态种养 带动农户增收
“我们农场种植西红柿,除虫用的是生物农药,施肥用的是有机肥。”5月,在桠溪街道新塘村潘西家庭农场内,工人们正在大棚里忙着采收和包装新上市的西红柿。负责人杨雪林介绍,农场以种植西红柿和南瓜为主,“新上市的西红柿每天销量在500公斤左右,生态大棚种植,果蔬品质上乘,很受市场欢迎。”
生态美,产业兴。依托绿色家底,高淳区通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发展特种水产、特色园艺、休闲农业等乡村产业。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截至2019年底,高淳区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840多家,在农业部门登记备案的家庭农场580多家。
“村民在自家庭院种上牡丹种苗,等牡丹开花结果后,可以向公司置换牡丹籽油等产品。”南京康之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东顺介绍。2016年,康之源为桥头村的家庭农场以及观溪村等100余户居民提供牡丹苗和种养技术指导,同时面向居民进行成品回购。“2014年,我们和桠溪街道穆家庄村的105户村民共同成立牡丹培育合作社,目前已培育观赏牡丹100余亩,油用牡丹近900亩。”王东顺说。
“种植早园竹,门道可不少。就拿稻壳来说,既可以作有机肥,还能当保温材料。冬天,在竹地里先铺上一层有机肥,再用稻壳覆盖,可以提高竹地地表温度,种出来的竹笋上市早、口感好。”今年57岁的高山虎从事早园竹种植已超过30年。2019年,高山虎成立高淳区竹益青家庭农场,种植的80亩早园竹销售额近80万元,同时他还主动分享种植经验,目前已带动周边30余户农户种植早园竹。
“截至2019年底,全区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带动农户户均创收1.21万元,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4%。在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广大农户积极尝试多种生态循环农业创新模式。”吴勇强表示,高淳区在农业生产中兼顾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以良好生态促进“美丽经济”,以“美丽经济”赋能乡村发展。